尊龙新闻

cq9电子投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步入“成都大运会时刻”金融创新放大辐射力量

2023-07-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6月1日,距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还有近两个月,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相关金融服务再一次进行了周密部署。在这场由成都市承办的首个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上,人们将深度体验集现金服务、银行卡支付、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于一体的金融服务。

  对于成都而言,这将是一场高标准、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战检验,也是对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置身全球坐标下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成果的一次绝佳展示。

  从“西南金融中心”到“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到将“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再到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在30年的耕耘中不断开拓,以精度、力度、深度,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西部金融中心创新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以金融创新之力驱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速提质,对于成都这座城市能级位势持续提升的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来说,是发力重点,也是上乘之选。

  近五年来,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总量跨过7个千亿级台阶,2022年达到2.08万亿元,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版图上第七座GDP总量突破两万亿元的城市。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排名第71位。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较高能级,形成了可观的资金流动规模和较强的资本运筹能力,为深化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以及《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确定了成都“力争到2022年,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的奋斗目标。

  尤为关键的是,作为成都为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第一次出台的纲领性文件,上述两个文件就“建设什么样的西部金融中心”“怎样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作出顶层设计和政策考量,并将打造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放在重中之重。

  参考此前经济发达地区崛起的金融中心,成都在打造金融中心过程中更强调“错位发展”策略,即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先培育“单打冠军”,再逐渐养成“全能选手”。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路线图。

  为此,成都不但推出了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实施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在金融科技研发水平、企业集聚数量、数字金融场景应用等方面基本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还在多项金融改革创新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例如,成都作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形成了农村产权融资、农业数字金融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一系列典型实践,农村金融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并在2022年正式成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金融支持大城市乡村振兴探寻更多“成都经验”;

  为加快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都构建了西部首个地方绿色金融标准,搭建“绿蓉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出台绿色金融行动方案,2022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6582亿元,同比增长35.5%,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

  为支持文创产业发展,成都创新构建了以“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成都文化金融生态体系,催化出《哪吒之魔童降世》《万国崛起》等一大批数字文创力作产品,推动2021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

  2022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达2445.21亿元,位居全国第六,占GDP比重11.7%。本外币存款余额5.32万亿元、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9%、14.3%,增速均创下近十年来最高。其中,贷款增速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贷款增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四。

  金融创新不断、产业规模攀高,逆势而上的背后,离不开成都在金融领域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正是这些政策,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有力支撑。

  早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初期cq9电子,成都就强调政策先行,提出加快金融业发展38条支持措施。截至2008年,成都不仅金融交易量居西部第一,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和上市公司数量也位居中西部第一。

  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成都政策供给密度更高、力度更大、范围更广,陆续在金融科技、对外开放、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了《关于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构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行“蓉易贷”进一步完善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引进培育交子金融人才实施办法》等30余项配套政策,形成了“1+X”金融政策体系。

  成都打出的政策“组合拳”不但注重“系统性”,也注重“时效性”和“创新性”。比如,面对科创板开板的重大机遇,率先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投资、融资慢难题,发布《关于推行“蓉易贷”进一步完善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率先系统实施普惠信贷工程。

  这些整体性与协同性相统一的支持政策,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业内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的第12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中,成都金融政策综合支持专项排名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深圳。cq9电子

  在“2022·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榜单中,成都“双创”金融政策综合支持度排名全国第四,cq9电子仅次于北京、深圳、杭州。

  根据2022年6月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成都将以增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为支撑,全面提升先进要素运筹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到202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8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金融总量规模和综合实力在中西部领先、居全国前列。

  随着上述规划的出炉,更多的配套政策已在酝酿之中。规划中明确,将持续优化金融产业政策,进一步创新金融机构落户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方式,优化专项资金用途,保持金融产业支持政策的相对竞争优势。

  2021年12月13日,人民银行会同原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及川、渝两省市,正式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后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支持金融中心建设的专项规划,上述规划也标志着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迈向实质性阶段。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投融资枢纽。人力资源、要素资源、产业资源……此前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成都就十分注重金融产业生态圈以及辐射集聚能力的打造。

  截至目前,集聚在成都的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已有2750余家,全市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突破5万亿大关。成都打造的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创孵平台“交子金融梦工场”汇聚了金融科技企业280余家、金融科技从业人员6600余名,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产业创孵平台。

  此外,随着深入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成都目前已拥有上市公司145家,其中A股116家。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新三板西南基地、中欧国际交易所西部中心等区域性资本市场基地的相继落地,也使得成都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三大交易所区域基地的城市。

  当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翻到共建共享新篇章,面对“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的总体目标,成都又将有哪些动作?

  在成都看来,新目标的提出,为其推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赋予了长期性、历史性、国际性的重大使命。协同共建成渝金融合作机制、推进成渝金融服务一体化、加快成渝金融市场一体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一系列共建计划,已被提上日程。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将高标准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深入实施“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提升、现代金融特色、金融创新驱动、金融开放扩容、金融生态优化、金融基础设施联通”七大工程,更好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深度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cq9电子、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搜索